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可以诱发多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至是脑梗死等严重疾病。所以许多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都想治疗颈动脉狭窄这个疾病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就让权威的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颈动脉狭窄疾病独特的治疗方法。
一、外科治疗目的在于切除或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缺血,预防脑梗死。主要方法有: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目前,该技术已经成熟,主要适应症包括:①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对颈动脉狭窄≥70%的有症状病人,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使其脑梗死的5年发生率下降16%。②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对颈动脉狭窄≥70%的无症状病人,进行预防性治疗,其脑梗死的发生率将下降。③已发生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所致脑梗死病人的年复发率为5%~20%,5年复发率可达到50%。若首次脑梗死后,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使其年复发率降至2%。
2、颈动脉支架成形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应运而生。北美loftus教授提出了适合支架成形术的“高危”病人标准:包括手术后狭窄、放疗后狭窄、置入起搏器病人、近期心肌梗死病人等。
3、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对脑缺血低灌注经内科治疗无效者,个别学者主张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是使颅外动脉里的血液,通过桥接血管流入颅内动脉,改善脑缺血。
二、内科治疗首先应对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采取预防性治疗,同时应戒除烟酒和进行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脑保护治疗(如尼莫地平)等,应依据病人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上海德济医院专家表示:颈动脉狭窄率超过70%,即严重狭窄时,需要做剥脱术;而当狭窄率在50%~69%时,做剥脱术的效果大概要5年后才能看出来,这意味着对于高龄患者就应慎重考虑手术干预的问题。